如何让千年非遗“飞”出大山

栏目:非遗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2-28 09:37:34  访问量:1346

image.png

育才育人

丹心守护非遗传承

从旧到新,从偏远到热闹。岁月在育才汇聚、交融,然后,又衍生出新的篇章。

正是怀着对故乡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从大山中走出去的孩子们与曾经的这方土地有了难以分割的羁绊。


焕然一新的家乡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业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选择回到家乡就业、创业,董欣腾便是其中的一员。

image.png


“那一年学校来了一位美术老师,她教我们学绘画、做手工,带我们去参加比赛,赢得了很多奖励。”

”后来她创立了黎锦苗绣兴趣班,让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美术教育相融合,让育才的特色美育发光发亮。这是我对黎锦的初印象。”董欣腾说。

为传承与创新本民族文化,帮助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民族文化传播者寻求更好的发展渠道,董欣腾组织当地热爱本民族文化的青年人,共同成立了“锦程腾腾 三亚育才腾腾文化发展工作室”。

image.png

工作室团队成员由当地的非遗技艺传承人、手工技艺者和青年成员组成,非遗技艺传授员擅长黎锦、藤编、黎陶、黎歌等技能。

工作室的青年成员专业涉及设计、绘画、雕塑、摄影等多方面领域。

配合非遗技艺传授员的技能,围绕“文旅融合”主题,以当地特色文化为根基和源头活水,不断挖掘与创新。

开发出群众喜爱并具有非遗文化特色的新产品,适合旅游市场消费的旅游产品,以“文化+旅游”的模式,带动当地的村民、妇女、青年创业致富。

手织黎锦

     前年非遗创新发展

纵使时光难觅,但黎锦总有办法。黎族人们身上穿着的黎锦便是黎族人的“史书”。

生生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能用独特的魅力,治愈时光的罅隙,给历史增添惊鸿一瞥。

纺轮纺纱,脚踏织机。织女双足踩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神秘的图腾提供灵感,织就的精美带来了坚持的决心。

看见片片锦绣在手指与彩线的经纬交错间慢慢生成;看见鲜艳靓丽的提花中有通经断纬的人形舞姿;看见深暗底色上织就色彩斑斓的民族图腾…

image.png

这一刻,“黎锦”的无穷魅力,都已氤氲在风中。

春秋时期,黎锦就享有盛名。数千年前,黎族女性在生活生产中,已经开始使用纺、染、织、绣制作黎锦。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之一,它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无愧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称谓。

黎锦塑造了黎族的史诗,黎族人也把生活还给这技艺,在时移世易的新时代里,造就着自己的新经典。

董欣腾的“锦程腾腾”工作室,一直在寻求新鲜的灵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文化的新元素。

image.png

通过当地的非遗技艺传承人、手工技艺者,提供文创产品设计方案和想法,用独具特色的纯手工黎锦图腾,融合软皮设计出的新包包,还开发了一系列手工布偶、保温杯、手链、耳环等文创产品。比起从前动辄数万元的一套手工成品让人望而却步,创新的制作方法,让黎锦走上大众路线的同时,还能将传统锦织技艺更好发扬光大。

有人把传统写成新诗,有人把好酒酿成心意。旧中藏新意,才能历久弥新。

匠心编藤

源远流长野蛮生长


草木有本心,葳蕤自生光。藤条是热带雨林的赠予。

在一年四季热烈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作用下,藤条悄无声息地在丛林中随处滋长,采撷天地灵气。

无限蔓延的藤,成为取之不尽的资源。仿佛有无限生机,刚劲、婀娜。

image.png

葱葱郁郁,绿意蔓延的根。草木,朝露、雨水更迭交叠其中,生生不息,循环润泽。

黎族同胞对植物的探索也从未停歇,扯出藤条,削成藤蔑,编织成腰篓、渔具、椅子等坚实耐用、又古朴耐看的藤编制品。

便利自己的生活,独特的技艺令人赞叹。

藤编,是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海南藤编技艺源远流长,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藤制品便已经从海南人的手里被制作出来,而藤编技艺也一直流传至今。

这些藤条在被变成用品前,经历风霜雨雪,吸收了阳光和雨露精华。藤编作的器物,自有一种古朴、天然的生命力。

image.png

拿在手中,像是能听见大自然的低喃,闻见草木的生长,看见季节的更迭。

器物的前半生,是创作者赋予的,后半生则托付给了选择它的人。

一份藤编所制成的艺术品,更像是一个故事,饱含了大自然和人之间的对话,一眼望去,仿佛可以看到那片野蛮生长的热带雨林。

敢为人先

非遗文化“飞”出大山

一条条线织就生活,一条条藤编出未来。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无处不浸润着每一代传承人的匠心。

千载历史相融处,又见织布编藤忙。

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创新、创意与实践,这些带着黎族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焕发出更崭新的生命力,“飞出”大山,跨越山川河流,奔向远方。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