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祖稠:四十八年紫砂梦,一代匠心代代传

栏目:非遗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1-03 10:48:31  访问量:1645

学艺走他乡  他乡作故乡

金祖稠定居嵊州许多年,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紫砂这项传统工艺,始终专注紫砂艺术,手中细细研磨着的是紫砂工艺的技艺和理念,心中孜孜不倦求的是紫砂艺术的传承创新发扬之路。他虽身在嵊州,且坚持使用嵊州紫砂泥料,传承嵊州紫砂艺术,但许多人不知他原是义乌人。
金祖稠的学艺经历颇为丰富,小时候他便比较关注自家做陶瓷制品的大伯,早早对手工艺品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小时候每次逢年过节大伯回来都会带很多的陶瓷制品,我一看到就觉得心里很欣喜,觉得会做这么美的东西是很幸福的事情。也因此,我很早就对手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我后来真正开始从事紫砂艺术这一行也有很大的关系。总的来说,大伯做陶瓷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金祖稠回忆说,老一辈的人坚信学一门手艺就能吃饱饭。他最开始学艺时,学的是雕刻。那时,他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也遇到过很多对自己学艺有帮助的师父。第一位师父是在东阳拜师的,是负有盛名的东阳雕刻师。也正是那段时期,金祖稠学习并掌握了很不错的雕刻技艺,为后来做紫砂壶奠定了雕刻基础。之后,金祖稠去过江西铅山,去过诸暨,每走过一个地方,都学习吸收了新的知识。久而久之,自身的艺术审美和手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image.png

汉君壶

人年少时,无牵无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总想着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广阔,扩充自身的知识。而家乡和家人,便只能在逢年过节短暂相聚,成为他深夜辗转难眠的酒后念想。但漂泊终究是短暂的,因为父母在哪里,人终究是要回到哪里的。谈及父母,年过半百的金祖稠脸上带着温暖的笑意,那是深深的眷念。“当时,我老爸老妈都在嵊州,我在外面到处漂泊,他们不放心。恰好那时嵊州紫砂厂发展得比较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就来到了嵊州。一开始,我在嵊州紫砂厂做的是设计工作。厂里主要以外贸出口为主,当时出口销量最好的产品共有十一件,其中就有八件是我设计的。”他在嵊州紫砂发展得最好的时候来到嵊州,从此一住就是几十年,早已把他乡当成了家乡。
曾在繁华里  一身从容志

       嵊州紫砂曾一度辉煌,堪与宜兴紫砂相媲美。在那段繁华的岁月,金祖稠亦正值最年富力强的年纪。“当时在国内外,我们嵊州紫砂都是极负盛名的。嵊州紫砂以崇仁紫砂为最,崇仁紫砂矿物质含量丰富,透气性强,经得住高温的烧制。此外,嵊州紫砂泥色多样,U70°C高温烧制后,颜色更是亮丽,红似海棠,紫如鸡冠,黄若葵花。嵊州紫砂厂主要以紫砂花盆为主,出口量非常大。我在嵊州紫砂厂将一身的知识都施展在上面,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然也有了一些成就。那时候,嵊州紫砂厂和我都正值壮年,风华正茂。”说着说着,金祖稠的声音不自觉轻了下去,话题一转,多了些许沉重的意味。

嵊州紫砂曾一度辉煌,但又很快沉寂。金祖稠回忆往事,言语中满是无奈。他说:“我们厂里主要以出口为主,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直接冲 击了我们的海外市场。好在我们反应及时,加上我们在国内市场的占额也很高,所以当时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害。真正使嵊州紫砂走向沉寂的原因是塑料花盆的冲击。我当时去参加过一个花卉博览会,再加上经常在外学习积累的经验,很快就意识到了塑料花盆的厉害之处。塑料花盆相对于紫砂花盆来说优势太明显了,在运输和价格这两个命脉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我预料到在不久的将来,塑料花盆肯定会代替紫砂花盆。”

image.png

《书琴秋香》

 危机来临之前,以金祖稠为代表的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已经嗅到了讯息。但面对这样强大的冲击,所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嵊州紫砂厂在一个又一个冲击中走向没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时代的选择,少数人的力量在这里是极其微小的。谈及此处,不得不提起金祖稠先生的夫人钱小英女士。她与金祖稠先生是在嵊州紫砂厂因紫砂而相知相熟相爱的。在这场危机来临之前,她紧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踏上时代的浪潮,果断地选择从嵊州紫砂厂离职,开启了自己的紫砂之梦。
夫妻情意重  紫砂情怀浓
钱小英是宜兴紫砂传人、著名紫砂老艺人蒋祖良先生的关门弟子,有着精湛的紫砂技艺。“改革开放的浪潮涌来的时候,她(钱小英)的梦想也紧跟着被激发,辞职创业一直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她独自创业的时候,我是比较坚持在紫砂厂继续工作的。但见她日益劳累又满腔热血的样子,我的心也开始动摇,不忍她太辛苦,同时也想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不久后,我也从紫砂厂辞职,她负责生产,我负责开发设计,两人正式开起了夫妻店。”金祖稠说,“一开始,我们的厂子比较小,打造的窑也比较小,主要是以生产中小型盆景为主。那时候,我们销量最好的紫砂制品是小茶壶,主要出口东南亚;还有为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服务的砚滴,主要以出口日本为主。同时,我们也嗅到了紫砂礼品在市场上的前景,并为此做了一些创新研发。”

image.png

《百子图》

金祖稠与夫人钱小英在不断研究紫砂制品的过程中,想到了将麦饭石与紫砂结合。“当时,紫砂市场已经走向低谷, 高端礼品市场饱和,为此,我们不断地寻找创新道路,寻求突破。在将紫砂茶具打造成日用品之后,我们又想到了嵊州当地盛产的麦饭石,就决心打造紫砂养生制品系列。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与紫砂的结合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被利用。经过无数次实验之后,我们终于制作出了麦饭石紫砂养生系列产品。市场也回应了我们的努力,麦饭石紫砂养生系列产品推出之后很受欢迎。”同时,麦饭石紫砂杯还获得了国家日用专利和发明专利,这也意味着他们在技术和创意上的突破得到了专业层面的认可和尊重。
这次突破性的创新对金祖稠夫妇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他们因此更深刻地了解了市场,对大众化的喜好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金祖稠认为,紫砂产品是艺术品的同时,还应该是日用品。紫砂特有的养生功能与匠人精湛的技艺相结合,不仅要可置之高台任人观赏,也要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日常生活的点缀。生活化赋予紫砂制品在市场里的生命力,也让手艺人有了更多信心, 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先是手艺人  后为守艺人
金祖稠与钱小英一直坚持做紫砂,从一开始的紫砂手艺人到如今的紫砂“守艺人”,他们在将紫砂技艺磨炼到最好之后,更关注的是紫砂技艺的传承。好在夫妻俩都是紫砂大师,这给承袭这项技艺的孩子 提供了许多基础。“儿子也学习紫砂,如今是绍兴市紫砂大师。关于紫砂的技艺,他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但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辅助我做传承紫砂技艺这项工作。我是紫砂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传承 紫砂技艺是我们传承人的使命。如今时代变了,我们年轻时信奉学一门手艺便吃饱饭,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学艺的人很少。我和夫人都收了很多徒弟,将紫砂技艺教给他们,希望对传承紫砂有一定的帮助。”

image.png

狮鼎壶

金祖稠的儿子金丰如今在嵊州开了一家紫砂馆,店里主要展陈一家三口制作的产品,他也时常组织小朋友来体验学习紫砂技艺。“紫砂技艺的学习除了靠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天赋,至少在审美、绘画、书法上有一定的想法。很多小朋友来学习紫砂技艺,我很快就能感觉到他们对这项技艺的爱好程度以及他们是否有一些天赋。如果有,我就会尽量多教一些给他们。比如我的孙子孙女在紫砂技艺方面就有一定的天赋,他们双胞胎在小学时期写字和绘画就都不错,假期来我这里玩,会尝试着做紫砂,玩着玩着就做好了。看到他们既 有天赋,又喜欢手艺,我很开心。”
谈及心爱的孙子孙女,金祖稠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他认为儿子和孙子孙女对紫砂工艺有兴趣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如今儿子已小有成就,孙子孙女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天赋,未来充满着希望。而作为紫砂技艺传承人,他必将花费更多的心思,悉心培养他的接班人们,以期不辜负这个称号。
成为一名熟练的紫砂手艺人并非易事,不仅仅需要天赋和时间,更需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认真对待。金祖稠在紫砂的道路上求索了数十年,早已摘获诸多荣誉, 如他的《六方如意》《方圆八式》《一手方》等多件作品屡获全国金奖。但如他所说,荣誉只是暂时的,未来才是无止境的。对如今的他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紫砂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他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为紫砂技艺的传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