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重要的现实意义
栏目:特别关注 发布时间:2024-01-10 09:25:23  访问量:193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瑰宝,是学生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对于传承推广非遗文化,促进中小学美育课程发展,丰富素质教育内容,提升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非遗文化促进美育教学

每逢新春佳节、中秋节或新婚庆典,人们都会在窗户、门上贴剪纸,多为“喜”“福”“龙凤呈祥”等图案,富有传统特色,寓意吉祥美好。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生动有趣的形象、质朴逼真的效果、简单灵巧的线条、二维空间的表达方法,充分展现了剪纸的独特艺术魅力。阜南柳编工艺精湛,历史悠久,美誉天下,素有“中国柳编之乡”和“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阜南柳编种类较多,编织技法丰富,可通过平编、精编、木编、定编、穿编等不同技法,创作出狗窝、猫窝、鸟巢、椅子、篮子等多种工艺品和实用生活用具。阜南柳编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技艺的代表,其产品通过着色、煊染,显得古朴、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柳编产品坚固耐用,朴素大方,是无污染纯天然的特色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无论是剪纸还是柳编,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都是新颖、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中小学生学习剪纸和柳编艺术,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开展剪纸、柳编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剪纸、柳编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剪纸中的花草图案可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福禄寿”等字样可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美术工艺,鉴赏不同剪纸作品、柳编作品中的艺术理念、创作思想,给学生以艺术美的享受,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美育教育成效具有独特价值。

把握融入路径突出实践运用

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程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柳编、剪纸技艺,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把剪纸、柳编纳入美术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剪纸、柳编的工艺方法,掌握基础实操技艺,鼓励学生自主创作柳编、剪纸作品,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认知水平。同时,美术教师要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根据学生需求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美术实践活动,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剪纸、柳编工艺的有关文化知识和技艺,开拓观察视野,提高文化修养,增强动手能力。

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程活动,要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给美术教师授课,让老师首先学习剪纸和柳编艺术技巧,了解非遗文化精髓,提高自身修养,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老师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剪纸、柳编工艺特点设计教学课程,准备好剪刀、纸张、刻刀和柳编所需工具,把剪纸和柳编传统工艺基本知识和文化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剪纸柳编的整体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体会非遗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动力。

image.png

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程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丰富有效载体,利用假期开展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进行线上培训活动、阜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观摩活动、阜南县首届中小学生“红色剪纸映初心红色精神代代传”非遗剪纸创意设计大赛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剪纸课程方面,主要从剪纸的造型与装饰技法,剪纸的折剪与掏剪技法、动物剪纸技法、人物剪纸技法、吉祥剪纸技法等方面,组织开展校园剪纸教学活动。柳编课程方面,主要从概述柳编文化及生产方式、介绍柳编技艺中常见的编织方法、演示平编技法等方面,组织开展校园柳编教学活动。同时,采取“大手拉小手”“非遗送教下乡”“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城乡美育教育共同体联合运作模式,本着“同教研、同活动、同提升”原则,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美育教育,满足新时代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阜南县实际,把“王家坝精神文化”“红色资源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融汇到非遗文化课程教学中,推广阜南县传统非遗文化、红色文化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把民间艺术审美思想传递给学生。利用阜南蒙洼蓄洪区红色历史故事、干部群众抗洪抢险先进事迹,丰富美育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书本上、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落实“五育并举”措施,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心打造美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阜南美育样本”。

“非遗进校园”意义深远

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让非遗进校园成了近些年较为普遍的做法。多年以来,伴随“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其重心也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而逐渐趋向包括技艺传承、技能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从而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不仅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非遗进校园”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前我国非遗传承现状,总体上并不乐观。在现代性的映照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非遗似乎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不少非遗项目普通民众知之甚少,遑论传承发扬。某些令人叹为观止、精美绝伦的非遗项目被人们所忽略,有的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

image.png

从发展的眼光看来,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身上所蕴含的创造未来的力量无疑是巨大而持久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及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推进非遗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事实上,“非遗入校园”让非遗有机融入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实现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既有助于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

image.png

“非遗进校园”是个借力升级的过程。在校园文化中,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环境,让非遗进入更大更广阔的知识系统,被观照、被融合、再生成、再发展,从而开拓它们无限多样的可能性,这种“民间派”与“学院派”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可以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更进一步地说,我们要重视对非遗的保护以及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但无论是保护还是创造性转化,跟校园文化的衔接都很有必要。再者,非遗的持久魅力在于影响未来。“非遗进校园”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当前我们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机制性生命力,不仅有利于非遗的发展壮大,更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无可否认,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觉。非遗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陌生名录,而应是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用度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这也许才是“非遗进校园”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