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徽班”进京!徽风皖韵这样惊艳首都戏剧舞台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1-03 10:31:08  访问量:1350

     12月28日,“新时代 新徽班 新气象”安徽精品剧目展演活动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 新徽班 新气象”安徽精品剧目展演,探讨安徽戏曲事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image.png

座谈会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联主办。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冉茂金,安徽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先发,安徽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丁光清,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爱武,中国剧协副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剧协主席、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评协顾问、剧作家罗怀臻,中国剧协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崔伟,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李小青等领导专家出席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安徽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先发主持。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表示,安徽省高度重视文化强省建设,本次赴京展演活动,是做好文化传播“大文章”、打造文艺精品、丰富文艺平台,推动安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他谈道,安徽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地理中国和文化中国的缩影,安徽的文化发展一定会厚积薄发,大有可为。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丁光清介绍说,此次展演活动精心遴选出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红楼梦》《不朽的骄杨》《太阳山上》,徽剧《徽班》《刘铭传》,淮北梆子戏《风雨王家坝》,话剧《今夜星辰》《炉火照天地》,音乐剧《有一天》,舞剧《立夏》等12部剧目,在北京及长三角地区共演出21场。

与会专家结合此次展演活动的精彩剧目与安徽戏曲事业的发展现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将专家发言摘编整理如下:

康伟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

此次精品剧目展演,吹响了安徽戏剧新时代发展的“集结号”,让人感受到多剧种集中亮相带来的震撼效果。这次展演从剧目题材来看,让人大开眼界,打破了我们对安徽戏曲的传统印象,充分体现了既有徽文化,也有时代潮的特点,体现了地域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从主创团队来看,既立足安徽本土力量,也汇聚了其他著名艺术家的合力,体现了开放的思路;从演出队伍来看,既有成就卓越的名家大家,还呈现出新人挑大梁的特点,特别让人感到振奋。

罗怀臻

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评协顾问,剧作家 

以12台戏去5个省市进行大规模集中展演,体现了安徽对传统文化的倚重,对传统戏剧的重视,这是气魄所在,也是实力所在,值得关注也值得祝贺。我个人认为安徽戏剧过去是、现在是、仍将是中国戏剧的大省。我对新时代、新徽剧,有一个新期待,我希望安徽戏曲能实现三个回归。第一个回归乡土,第二个回归大众,第三个回归市场。希望下一次的展演既有“送出去”也有“走进来”,能看到下一个阶段新徽班在新空间中的新气象。

崔伟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这次展演我感觉有几个吸引人之处。第一,通过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展现了当代安徽文艺成果的强盛底气;第二,这次展演体现了具有安徽特色文化题材与艺术形式的守正创新;第三,通过对当下新时代新征程新人物新主题的表现开掘,逐步使安徽文艺创作担当起了全国文艺一支劲旅的角色;第四,通过出人出新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的把牢发力,安徽正在实现当代精神与当代英才的齐头并进。期待安徽戏剧打牢选材和文本之基,在处理好传统优势与时代新风的智慧之变上发挥创造性、主动性,实现各地各剧种的均衡发展。

冉茂金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

这次安徽的精品剧目展演让我感到很兴奋。展演活动有很多成功之处。一个是打造当代艺术精品的成功范例,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成功范例;第二个是戏剧艺术创新的成功实践;第三个是对于主流价值观成功地塑造和传递;第四个是安徽戏剧人才培养的成功;第五个它也是整个安徽省艺术发展战略、戏剧发展战略的一个成功案例。全媒体时代的戏剧艺术实现创新发展,可以通过更广域的互联网时空,构建全新的艺术时空,进行思维的重构、艺术形式的开拓,产生更新的戏剧。

李小青

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

观看了此次展演活动中的音乐剧《有一天》,我有一种惊艳之感。这部戏体现出几个特点,第一,这部戏是一个群像戏,剧中三位青年演员把共产党的情报工作者的形象塑造得让人难以忘怀;第二,剧中语言兼具文学性、哲理性、戏剧性,表达理想传达情感,优美动人引人深思;第三,这部戏无论是舞台呈现方式还是风格样貌、情感情绪、心理的表达与揭示,都能与当代人的审美接通,把安徽戏剧的高水准、新气象带到了首都的戏剧舞台上。

宋官林

国家艺术基金理事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

演艺工作委员会会长

国家京剧院原院长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董事长

这次安徽12台剧目集中的展示活动,我觉得有两方面的战略意义。第一,这是新时代安徽文化艺术界的一次壮观集结;第二,是新时代安徽文化艺术事业向建设安徽文化强省,助力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一次再出发。我有两点建议,第一,认真总结弘扬这次展演活动的意义,表彰先进,激励同行;第二,通过这样的集中展演把脉会诊、精准定位、精准施策,助推新时代安徽艺术事业新的发展。

汪守德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这次展演集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风格化多样特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我想到了三个“传”,第一个是传统和现代,第二个是传承和新创,第三个是传播和增益。从《天仙配》《女驸马》可以看出,精湛的剧作体现了安徽在戏曲创作所达到的高度,这种传统是非常可贵,非常深厚,非常值得珍视的;正因为我们有非常优良的传统,才有传承的价值和必要;传播是为了增益,激励或启发安徽戏曲推出更多的名家,推出更多的戏剧。我们要让安徽每个剧团都能创造出更多新的代表性剧目,有看家的戏、吃饭的戏,有为全国同行、为全国的观众所期待的戏,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刘玉琴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高级编辑

从几百年前徽班进京,到现在徽班的博采众长,敢闯敢试,常演常新,我觉得这次安徽精品剧目进京意义非凡,也是一种宣告,表明安徽在中国的艺术方阵中不可或缺,所以这次展演有着很独特的标识意义。此次展演,是对时代精神、时代倡导的热切回应,也是对安徽剧目的一次集中检阅。期待有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在舞台上亮相,持续扩大安徽戏剧影响力,将徽风皖韵的特点、文化强省建设的雄心从艺术作品中传达出来,擦亮安徽的艺术品牌,培养在全国叫得响的人才。

金涛 

中国艺术报通联部主任

音乐剧《有一天》和民族舞剧《立夏》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演出的时候是北京最冷的时候,但是观众对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氛围之热烈超出了我的预期,也说明了这两部剧艺术上的魅力。看过这两部剧之后,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引人思考,就是红色革命历史题材这座富矿能为当下的舞台艺术带来什么?我比较看重的一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主流的士大夫文化,以雅为美,红色题材为当代的舞台创作带来一种力量之美。

王长安 

安徽省剧协原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此次展演的主题是“新时代 新徽班 新气象”,我觉得12台戏展现了非常精彩的“新气象”。这次展演既有黄梅戏,也有黄梅戏以外的其它剧种,音乐剧、舞剧、话剧等等。剧目题材也很广泛,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安徽戏剧经过几十年发展,胸怀更加宽广,理念更加深入,艺术的生态更加良好。有了良好的生态,有了互相的比较,互相的竞争,互相的补充,我们的审美才能更多更好地实现以多元的样态应对多元的社会需求,这个新气象会打开安徽戏曲发展的新空间,铸就新的辉煌。

江飞 

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安庆师范大学教授

此次展演活动显示了安徽省对于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心、信心和用心。这次展演主打的就是一个“新”字,我觉得主要有“三新”。一个是新戏创新,特别是这次我们展出的七部剧目都是近些年创排的表现新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剧目;第二个是旧戏出新,体现了安徽深厚文化底蕴传统经典,特别是开幕大戏《刘铭传》,是用27年的时间和心血浇灌的守正创新之剧;第三个是新人推新,既有像韩再芬老师等一些梅花奖的名角,更有许多朝气蓬勃的新人,表现出了安徽戏剧的青春力量和未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