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让昆曲焕发新魅力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3-11 15:36:36  访问量:1227

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会上就新时代江苏如何保护利用和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近年来,江苏通过加大保护力度、培育人才团队、创新艺术表达形式等方式,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昆曲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

非遗保护

古老昆曲重现时代光彩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昆曲兼具文化遗产和文化产品两方面的属性,它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提升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群体认同感,促进社会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江苏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近年来,昆山将昆曲保护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要内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质,深入实施昆曲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举办“良辰雅集”“昆曲回家”“重阳曲会”等品牌活动的同时,加大昆曲精品创作力度、推进昆曲优秀剧目巡演,多主体、多类型、多渠道推进昆曲艺术普及。

image.png

自2022年起,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启“新三年,新百戏”计划,重点聚焦戏曲领军人才选拔、培养,濒危剧种扶持和中国戏曲传承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戏曲+旅游”“戏曲+时尚”“戏曲+产业”等新模式,有力推动了中国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一方舞台会九州,一座城市看百戏。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以来,全国40个戏曲院团奉献了26场精彩演出,现场观看人数超1.5万人次,线上观演人数超7000万人次,五届累计近3亿人次,新浪微博阅读量达4亿人次,五届累计超16亿人次;抖音播放量3亿人次,五届累计超12亿人次,充分展现了中华戏曲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百花齐放的多彩气象。

人才培养

“小昆班”绽放传承之花

昆曲演出持续四五百年,口传心授有其严格的规范,又有文化精英从明清以来长期参与昆曲雅化过程,因此传承有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是昆曲永葆生命的灵魂,只有争取到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昆曲的创作和欣赏当中,才能为昆曲艺术可持续发展蓄储内生动力。

1921年,昆剧传习所的创办拉开了20世纪以来昆曲传承与发展的序幕。1992年4月,全国首家小昆班在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昆曲文化传承从此走进校园。截至2023年,昆山在全市中小学校相继成立22个小昆班,累计培养昆曲学员5000余名,先后有百余名学员被选拔进入专业院校深造,有近20名学员已成为国家级优秀昆曲演员。

image.png

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成立,也为优秀昆曲学员逐梦昆曲创造了平台。多名曾有小昆班学戏经历的青年演员,在昆剧院的舞台上不断成长成熟,为传承弘扬昆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昆山昆曲人才委培班里,也有来自小昆班的学员,正向着专业演员成长迈进,等待6年学成后站上昆剧院的舞台。

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实现跨界融合

在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昆曲、喜欢昆曲,更爱上了昆曲这一类非遗文化。舞台上,《牡丹亭》《白娘子》《顾炎武》等名家新秀佳作不断;剧场里,年轻观众越来越多,让人感受到古老的昆曲艺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沉浸式”演出是目前昆曲创新实际成效最佳、最受观众喜欢的表演方式之一。与过去相比,昆曲不仅存在于专业院团、民间曲社、传承机构中,它还普遍出现在各种旅游场所和体验项目中。昆曲演出走出剧场,走进园林、厅堂,一系列集山水园林游赏与观戏听曲于一体的沉浸式昆曲演出推出,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

image.png

除此之外,昆曲还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依托互联网、元宇宙等技术,创新艺术表达形式。2022年8月,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昆剧《浣纱记》通过5G全息直播技术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和大渔湾广场同时上演,实现舞台演出“时空穿越”。

此次展演是戏曲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全息投影技术打破了剧场观演人数与场地的限制,让戏曲艺术真正“走出了剧场,走近了大众。这场“戏曲+科技”的首秀引起了热烈反响,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推动戏曲艺术传播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去,同时昆曲的数字化引领,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数字资源转化、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