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说》大型技艺传承纪录片访谈 ——张云康
作者:非遗保护发展网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10 15:03:38  访问量:3175

张云康,中国企业管理系统开创者、先锋者、引领者,企业管理平衡脉络和流程再造模式奠基人,企业咨询管理行业集大成者,国际咨询协会CMC国际注册咨询师,国际汽车行业体系与管理发展咨询辅导培训顶级专家,高级管理咨询师,高级职业培训师,中国质量协会认定的资深评审员,上海质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廿载拓路前行,张云康用初心与匠心定义企业咨询行业未来标准;廿年躬身深耕,张云康用执着和坚守重塑企业管理范式。首创“企业管理平衡脉络”“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突破咨询领域中“落地难”的瓶颈,为众多中国企业的崛起注入源头活水。挑战与荣誉共舞,风雨与掌声同在,他亲眼见证了中国企业的焕然一新,也亲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张云康及其质科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敢与世界一流企业一较高下,敢于比肩全球500强。自此,中国的企业管理不再是欧美世界的追随者,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企业脉搏的“中国式企业管理体系”。这背后,是张云康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探索和实践。中国南开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士,中国经济大学管理咨询顾问硕士,系统的专业学习为张云康打开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扇大门。毕业后,张云康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咨询行业,成为一名专业的企业管理咨询师。

那时候是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刚刚顶住了“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举国上下正处于经济转型和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科班出身的张云康曾预言:“中国企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是管理水平却异常滞后,很有可能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没想到,多年后,一语成谶。

1999年,张云康受聘于国内某著名的外资制造企业,专门负责质量管理和汽车管理标准化的工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一方面主动学习西方企业咨询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案例,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专业基石;另一方面他深感“中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落后与不足”,内心的使命感日渐炽热。多年的专业告诉他,中国企业管理的制度越健全,方法越完善,实践越成熟,就越能在经济中发挥“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

当千禧年的钟声敲响新时代的暮光,张云康站在新旧时代的交界点上,一个崭新的梦想在他脑海中浮现。

2005年,张云康创办了上海质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决定在中国企业管理咨询领域一展拳脚。之所以起名叫“质科”,是融合了“高质量发展”和“科学管理”之意。正所谓“质者,立命之根基;科者,破界之炬火”,质科就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先锋力量!

当深入行业之后,张云康才深切地感受到“责任之大,功业之隆”。2009年,国内企业咨询行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可是,中西方间企业管理的矛盾不断涌现。当时,在中国企业里最流行的是ISO质量管理体系和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张云康却发现举步维艰:那些在西方备受推崇的管理模式到中国后变得“水土不服”,很多方法和措施都难以落地。而且,有些系统,如ERP管理、OA办公系统等智能软件在中国广泛应用时,渐渐地褪去了“便捷”“快速”的内核,成为员工“怕担责”“推卸责任”的一种手段。无法实施的体系,变味的系统……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再好的管理标准和方法,如果无法运用在实践中,无异于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之形,却无实践之实;徒具框架之表,终失落地之基”,张云康的内心无比沉重。此时此刻,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摸索出一套最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属于张云康的时代,即将到来!

开创企业管理先河

在“企业管理平衡脉络”出现之前,中国企业咨询行业始终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迟迟无法找到正确的航向。多年的咨询工作经验,高度专业的知识体系,再加上对中国企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张云康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企业管理之道——企业管理平衡脉络。在张云康眼中,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

张云康首创的“平衡脉络”,囊括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五大重要板块。这五大板块分别是经营管理、组织设计、运营流程、人员能力和数据统计。经营管理,犹如企业的中枢神经,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方关系,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张云康说:“有效的经营管理可以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相比之下,组织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发展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在变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组织设计越来越臻于完善,越来越适应企业的发展步调。运营流程更像是一家企业的“生命线”,上至能规范各部门的亲密协作,下至能确保各项业务高效、有序地开展。可以说,运营流程是让企业整体保持流畅运转,提升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果说经营管理、组织设计和运营流程决定着企业当下的发展潜力,那么,一个企业的人员能力则决定着它究竟能走多远。毕竟,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更关乎着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至于数据统计能力,是一个企业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可是,张云康却语重心长地说:“当一个企业具备了数据分析和整合能力,就相当于拥有了企业决策的指南针,发现问题的听诊器。”

这五大板块融合在一起,对内就是张云康口中的“企业管理平衡脉络”,对外就是一个企业“精气神”的集中体现。精气神,就是企业办公现场、生产环境、员工精神面貌、企业产品能力,四者的综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办公现场越井井有条,生产环境越规范有序,员工精神面貌越积极向上,产品能力越卓越不凡,那么,这个企业就越奋发向上、百折不挠,也就越能成就伟业。

之后,张云康在“企业管理平衡脉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性地提出企业管理“流程再造”。这是张云康及其质科对咨询行业做出的最大贡献,是行业中最独树一帜的成功典范,深受中国企业的青睐和追随。所谓“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设计、运营流程、人员能力,以及数据统计等五大板块进行全面提升,综合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最重要的是,这种提升不是浮于表面,而是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确保每一项提升措施都能落地,都可执行。

就拿人员能力来说,与其他咨询公司不同的是,张云康及其团队将人员能力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对员工整体素质的评价,综合评价员工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处事能力等等。另一个维度是对员工最重要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级。他将员工的学习能力分为四个等级,即14级。1级,是只会机械式模仿的员工,也就是别人教什么,员工学什么,学了很多遍却还是一知半解。2级,是能够带着思考去学习的员工,主动探究知识背后隐藏的问题。3级,是能够举一反三的员工,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行转化,从个案到系统的全局建构,在知识空间里锻造多维竞争力。4级,也就是一个企业中最有价值的员工,这类员工不仅能够系统全面地思考,还能形成“以点及面”的知识迁移,构建起整个企业管理的知识版图。可以说,一个企业中,4级员工越多,企业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因此,在客户企业中,张云康重点培训的人才,就属于这类4级员工。

从亏损30%到盈利15%,重庆的一家弹道企业在遇到张云康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云康回忆道:“这家企业连最基本的办公场所、会议室都没有,生产车间内四处散落着零部件和加工机器,工厂里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员工散漫拖沓,企业亏损严重……不正规、不专业、脏乱差是我对这个企业的第一印象”。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企业,短短一年后“大变样”了。张云康及其质科团队充分发挥“系统管理”的优势,帮助这家弹道企业先从内部环境进行提升,优化办公环境、规范生产车间、增加宣传展厅、完善警示标识……企业的环境提升后,接下来,张云康将目光对准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营流程,包括如何接订单,如何做评审,如何将订单进行PMC转化,如何快速完成订单,如何快速提升质量和技术水平等等。同时,张云康还将“体系落地流程再造”的精髓运用到人员配置中,根据企业的定位和属性,他拟定出七个重要的岗位。为了一改员工士气低落,专业水平不足的难题,他还对七个岗位的员工提出了专业性的要求——年轻有活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张云康决定采取了“一刀切”的原则,淘汰企业原先的老员工,招聘一批有活力,有能力的新员工。

果说焕然一新的企业环境,有条不紊的运营流程,充满生命力的团队只是企业精气神的外在表现,那么,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5%就是张云康“企业管理平衡脉络实施”效果最好的印证。

随着合作的不断升级,张云康及其质科团队还协助这家弹道企业进行客户优化的工作。张云康说:“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这家企业的客户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比较偏远、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周期长的客户,占据了企业大部分的生产精力,拖累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步伐。这类客户完全可以进行优化和淘汰。要知道,懂得‘挑选’客户也是经营管理的重要范畴。”更换更有竞争力的客户后,企业的客户群体从低端向高端转化,全球500强的客户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例。整个企业的营业收入从之前的3000多万,上升到8000多万,整整翻了两倍之多。

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它们之所以能摆脱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的命运,全都得益于张云康的“企业管理平衡脉络实施”。在这些企业眼中,再造的不仅是流程和现场,更是企业的命运,上万人的生活依靠。

关于质科的未来,张云康有着无比清晰的规划。他为质科制定了“传承+培养”的发展主线。传承,是指将质科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平衡脉络”和“体系落地流程再造”模式形成书籍或行业标准,让质科品质传百年,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借鉴质科的成功经验,让质科与中国经济共成长,同发展。培养,意味着质科将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为咨询行业培养出一支能够以一当百,披荆斩棘的雄兵。至于很多人关心的质科规模扩张问题,张云康说:“由于现阶段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处于极度饱和状态,所以目前质科打算专注企业管理领域,做深、做实、做精、做尖。”

2005年到2025年,二十年的砥砺前行,初心依旧。回首往事,张云康犹记得当初入行时的心潮澎湃,“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我愿意为这份事业奋斗终生”。每当助力一家企业突破瓶颈、迈向成功,那份喜悦与自豪便让这份初心更加闪亮。

“矢志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倾尽全力深耕专业领域,共创行业价值”的梦想,时至今日,愈发坚定:“吾辈当自强,为中国企业咨询行业的崛起与传承,留下属于质科的坚实印记”。张云康的这份动人的信念,正在熔铸成推动行业革新、照亮未来薪火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