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秀出浓浓“苏”式范儿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4-01-30 13:19:45  访问量:1207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举办的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走进扬州,来自全国的文旅界人士相聚一堂,深入研讨,交流经验,领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探寻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江苏密码

 恰是一年春好处,步入瘦西湖景区,繁花绽放,碧水如镜。作为扬州的文化名片,这座甲于天下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仿佛一幅精致唯美的工笔长卷。古朴雅致的扬派盆景、韵味悠长的扬剧表演、独具特色的扬州三把刀”……散落于景区各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似一颗颗珍珠熠熠生辉。一边走、一边看,瘦西湖的春日胜景与丰富多彩的非遗产项目尽收眼底,浸润式多维度的旅行体验令嘉宾们赞叹不已——“在江苏,打开非遗的方式竟如此精彩纷呈!

image.png

扬州瘦西湖,是江苏创新打造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一个生动缩影。何为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指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

如今,在景区内与非遗不期而遇,已成为水韵江苏的一道独特风景。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告诉记者,目前,进驻景区的扬派盆景技艺、三把刀技艺、扬剧、杖头木偶戏、古筝艺术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多达50多个,打造了诸多景、情、境与非遗完美融合的场景。游客既可感受烟花三月的扬州美景,也能体验扬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更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盛唐礼仪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二分明月忆扬州沉浸式夜游,融入了古琴、洞箫等演艺形式,自启动以来营收近3000万元,这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非遗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统非遗的重要渠道,两者融合发展才能拥有广阔前景。

image.png

文思豆腐、狮子头、翡翠烧卖、三丁包……在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当品类众多的淮扬菜在眼前浮现,瞬间唤醒了嘉宾们的味蕾。富春茶点更是将制作间搬到了现场,富春茶点的特点是应季应时,如春天的春笋包、夏天的干菜包、秋天的蟹黄包、冬天的雪菜包,四季不同,口味不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边介绍富春茶点技艺特点,一边与来宾热烈交流。自从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慕名前来品尝的游客络绎不绝,徐永珍深感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更感肩头的压力和责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食客们的味蕾也变得越来越挑剔,我要将这门技艺保护好、传承好,让四面八方的游客品尝到我们最正宗的富春茶点

image.png

漫步扬州东关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嘉宾的脚步总会在不经意间,为一场别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而停留。谢馥春、漆器、折扇、扬州清曲、琴筝合奏、杖头木偶……这些古老非遗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情怀记忆,更是外地游客体味扬州风情的最好方式。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扬州,江苏的非遗文化,真是丰富多彩,融入到景区当中,别有特色。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感叹道。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开创了非遗传承发展的新局面,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面向未来,如何让非遗技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如何让非遗价值在当代得到更多元化的呈现?此次交流活动,给来自全国的文旅代表提供了一个互学互鉴的平台

2023年春节期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海豫园灯会成为了旅游市场的爆款,接待客流人次超400万。上海豫园(集团)有限公司大豫园首席文化官分享了火爆背后的秘诀:今年我们的主题叫山海奇豫记,我们将花灯的内容聚焦到了《山海经》题材,和当下年轻人喜好的奇幻文学有了跨越时间的情感共振。加上三星堆考古发现对《山海经》描述内容的佐证,使得这一题材增添了吸粉引流的ip属性。”她说,要让非遗走进当下人的生活,必须在非遗和年轻人之间,建立其更加年轻态、更富时代感的情感桥梁

江西景德镇古窑景区的13座历代典型窑炉,是当地极具震撼力的文化景观,常态化的复烧点火、开窑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活动,目前,200多位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古窑手工制瓷作坊,整个景区成为了一座大型的、的陶瓷非遗博物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博研究馆员说,随着旅游业的复苏,非遗+旅游的方式,让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游客量井喷,很多年轻人前来学习体验,旅游为非遗提供了应用场景,而非遗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深度的文化旅游体验。

江苏非遗挖掘得好,创新得好,传播得好。江苏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值得更多人学习借鉴。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跑遍了江苏的十三个地级市,对江苏非遗和旅游融合的生动案例如数家珍。这一次现场交流活动,更是让他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如何构建非遗的当代价值,让其更好地活在当下?是我们共同思考的课题。”他建议,非遗传承保护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胆些,通过与时尚、艺术、商业相结合,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场现场交流活动让我们看到,非遗和旅游,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相融,更碰撞出了化学意义上火花。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搭建非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等一个个创新创意的平台,江苏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以新姿态、新方式更好地在当下、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