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非遗里的中国年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4-02-19 14:17:16  访问量:110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是一种仪式、一种情怀,是一种团圆,也是一种味觉的记忆。2006年,春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日前,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联大决议通过后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春节既是我国非遗名录体系中传统节日的重要代表,也为众多非遗项目集中展示提供了重要文化空间。麻糖、面塑、剪纸、年画、龙舞、灯会……这些与中国年相关的非遗项目,不仅承载着儿时的美好回忆,也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和精气神。人们将自己的期盼与愿望以丰富的形式表达于年节美食、艺术作品、娱乐活动等行为实践中,使春节成为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载体,深远地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认同。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和谐共生的精神哲学,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首家喻户晓的腊月歌道出了人们自小年至除夕为迎接春节所做的隆重准备。在全国各地,许多新年非遗美食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喜庆的节日中享用美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春节增添一份吉祥的仪式感。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逢春节,都会依照当地惯例制作面花。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以面粉为主料,工艺流程考究,具有供奉、观赏和食用等多种功能。同时,这种形神兼备的风格造型、明亮艳丽的丰富色彩、简单质朴的吉祥寓意也将过年的节日氛围装点得分外红火、热闹。

在我国南方地区,很多老辈人还记得,小时候每逢家里开始做年糕,就意味着快过年了。作为传统年俗美食,年糕因为谐音“年高”,所以还被赋予了年年高升、家庭团圆、健康长寿等吉祥寓意。如今,食用年糕的习俗早已由江浙地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年糕的品类有上百种,各地还不断有名品问世。在形制特色上,北方一些地区偏爱用黏黄米做年糕,食用方式可蒸可炸,且以甜口为主;南方则常以糯米和粳米为原料,烹饪方式多样,咸甜皆宜。浙江宁波的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作为一项非遗技艺,慈城年糕在制作上以优质粳米和水为原料,经种、选、浸、磨、蒸、舂、印等10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和地域优势,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说到春节美食,年夜饭当属重头戏,这是春节期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餐。具体菜品南北略有不同,饺子是北方年夜饭习惯吃的美食,据称,这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一个个小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年糕、汤圆是南方年夜饭的常见食品,寓意年年登高、阖家团圆、幸福美满。当然,不论南方北方年夜饭在食材上有何区别,其都传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全家人在一起享用美食,叙旧话新,在相互祝福中守候新一年的到来。

除了特色美食,从年尾的小年开始,直到农历正月十五,各地还会开展丰富的年俗活动。这些具有深厚造诣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展现人们精巧技艺的同时,也传达了至真至善、淳朴祥和的审美意趣。

年画是我国春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是辞旧迎新、驱邪祈福的吉祥象征。每年春节前夕,都是年画制作销售的旺季,全国各地的年画艺人在新春到来之前都纷纷赶制着年画。制作一张传统年画,常常需要经历勾描、刻版、印刷、彩绘、装裱等大大小小多道工序,不少年画还对制作材质有着严苛的要求。我国不同地域的年画呈现出不同风格特征和艺术气质,有的细腻工整,有的古朴稚拙,有的典雅浪漫,丰富着民间创作的智慧宝库,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美、民俗美的多样性,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

同年画一样,剪纸是我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其题材丰富,内容包罗万象。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剪纸是意象造型艺术,它不受比例、透视、时空的限制,多采用镂空、简括、夸张、拼连等造型方法,以及象征、谐音、拟人等表现手法来创作。春节临近,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陆续开展起来,精巧的工艺、艳丽的色彩、吉祥的图案,在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的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春节期间,除了有红红火火、寓意美好的年节手工艺的装点,喜庆热闹的民俗歌舞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秧歌、龙舞分别是我国北方、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非遗传统舞蹈,出现于春节等民间喜庆节令场合。作为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秧歌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年俗活动中的固定节目,在他们看来,正月里有秧歌才有年味儿。过年的时候闹秧歌,也是庆贺过去一年的劳动收获、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的一种方式。秧歌中的人物角色个性鲜明,服饰装扮惟妙惟肖,人们敲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喜庆热闹。龙舞表演是南方很多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作为“龙文化”艺术的代表,龙舞是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精神象征意义的舞蹈形式。其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

诚然,无论是年画、剪纸等寓意吉祥的年节手工艺品,还是秧歌、龙舞这类节庆歌舞,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欢愉、传递美好的一种方式,尽管流传地域有所不同,艺术形式各具特点,但其蕴含的审美意趣以及想要抒发的朴素情感是一致的。

image.png

春节是文化的盛会,也是情感的寄托。在迎春送福、拜年祈愿的新春仪式中,在社火灯会、庙会大集的热闹熙攘中,每个人都真切而具体地感受着节日的热烈与喜庆。品类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着人们的过年形态,涵养着春节的底蕴文脉,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

俗话说,“春节要热闹,锣鼓加社火”,春节期间耍社火是我国北方农村的古老年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集中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是春节期间传统民俗活动的亮点。据文献记载,其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远古先民祭祀社神和火神,意在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火表演也开始打破区域限制,并呈现出综合性发展趋势。虽然传统社火的表演形式不断创新,但其中“阖家团聚”“祈求幸福吉祥”的主题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春节期间,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我国花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有关资料记载,传统花灯品类极其丰富,有造型不一的拟形灯和几何形灯,有结体各样的单体灯、子母灯和集合灯,有构架不同的有骨灯和无骨灯,还有因工艺材料而异的各式花灯名目,如刻纸灯、墨纱灯、罗帛灯、稻草灯、麦秸灯、篾丝灯、鱼鳞灯、料丝灯和冰灯等。在民间,制作花灯不仅讲究装饰的吉祥寓意,还非常讲究造型的祥瑞象征,比如,其基本形之所以都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是为了体象四时、五方、六合之吉数。元宵佳节,赏的是花灯,品的是文化。花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辉映着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审美趣味,也蕴含着团圆祈福的文化内核。

从上述列举的非遗项目中我们不难发现,祈福纳祥、寄托愿望是春节相关非遗项目的共有特质和文化功能,也描绘出人们朴实美好的愿景。它们为本就充满祥和美满氛围的春节赋予了更多内涵,共同塑造了我们记忆中春节的模样。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近在咫尺,人们办年货、逛庙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从年节仪式到非遗传承,这些充满温情与烟火气的年俗活动,在时代变迁中伴随国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变的是呈现新意,不变的是文化传承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值此春节来临之际,本刊特别策划“寻味非遗里的中国年”,梳理贯穿在年俗里的民间技艺,结合业界专家、非遗传承人的知识分享,多角度呈现与春节相关的民俗文化和非遗项目,以及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探索实践,和大家一起感受岁月长河中流淌着的东方传统,在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的交融中,感知文化自信与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